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工程设计行业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巨大且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设计行业的需求持续增加。
近年来,中国工程设计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9.6%,预计2025年将突破2.3万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8%**之间。
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战略,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在此背景下,工程设计作为产业链前端环节,成为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例如,2024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新建建筑中绿色设计占比不低于70%,直接推动绿色工程设计需求激增。
市场热点方面,城市更新、智慧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如抽水蓄能电站、光伏基地)成为核心增长点。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2024年全国新增规划线公里,带动相关工程设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
第一梯队:以中国交建、中国化学工程等央企为代表,凭借资质、技术、资金优势主导大型基建项目,2023年CR5(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达28%。
第二梯队:区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市政、房建领域深耕,如上海建工、北京城建依托本地化服务占据区域市场40%以上份额。
第三梯队:中小型设计院通过专业化转型突围,例如聚焦生态修复、工业互联网集成设计等细分赛道,部分企业营收增速超行业中等水准5个百分点。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3年并购案例数量同比增加23%,头部企业通过收购补足BIM(建筑信息模型)、低碳设计等技术短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程设计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显示:
数字化转型已成行业共识。,2024年BIM技术应用覆盖率已超65%,AI辅助设计工具在方案优化、能耗模拟等环节渗透率突破30%。例如,某头部企业采用AI算法将高速公路选线. 绿色发展: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
“双碳”目标倒逼行业变革。2024年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新建项目需提交碳排放测算报告,推动低碳设计从“可选”变为“必选”。预测到2030年,绿色工程设计市场规模将占行业总规模的45%以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近零能耗建筑等细致划分领域年均增速超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工程设计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2023年对外承包工程中设计咨询业务营收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调研显示,东南亚、中东、非洲成为三大主力市场,其中印尼雅万高铁、沙特NEOM新城等项目带动中国标准输出,本土企业从“分包商”逐步升级为“总包设计方”。
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缺口率达40%,既懂工程设计又掌握AI、碳核算技术的工程师稀缺。利润承压:2023年行业平均利润率降至6.2%,较2020年下降1.8个百分点,低价竞争、回款周期长等问题突出。国际壁垒:欧美市场准入标准严苛,仅12%的企业拥有EN15978(全生命周期评估)等国际认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工程设计行业的重要方向。慢慢的变多的工程设计公司开始采用BIM等先进软件工具,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协同工作。数字化转型将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减少相关成本和风险,为工程设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2025-2030年中国工程设计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