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23 16:39:12 | 作者: 通风柜
口腔耗材是指用于口腔科疾病治疗的一系列医用耗材的统称,包括口腔颌面外科植入物,种植体,骨修复材料,义齿等。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慢慢地加强,口腔疾病越来越引起重视,口腔耗材市场得到较快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口腔耗材市场规模84.5亿元,同比增长20.7%。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7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将口腔科器械分为口腔科用设备、器具、口腔科材料等医疗器械,并按照口腔科设备、口腔科器具和口腔科材料的预期用途分为10个一级产品类别。本文研究的口腔耗材不包含口腔科用设备与器具,其一级产品类别如图表1所示。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口腔耗材领域有效注册产品共计6588件,其中国产产品5940项,进口产品645项。
从产品管理分类来看,口腔耗材国产产品Ⅱ类85.4%,而Ⅲ类产品数量却只有178项,仅为Ⅲ类进口产品数量的46.6%。
从一级产品数量分布来看,口腔义齿制作材料产品数量为4669项,占比79%,位列第一。口腔义齿,俗称“假牙”,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 世纪9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先进的口腔医疗技术和材料进入中国,我国义齿领域技术获得快速的提升,产品的质量、生产技术等逐步的提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产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24年,我国假牙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6.36亿颗、2.56亿颗。
而在口腔耗材进口产品中,主要以口腔植入体与口腔填充修复材料为主。相较于国外,我国口腔医疗领域起步较晚,再加上大众对口腔健康意识薄弱,使得我国在口腔植入、口腔填充修复材料方面在产品质量与材料技术上于进口产品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口腔耗材领域生产企业共计2663家,平均注册产品2.23件。按照注册产品数量排序,国内口腔耗材企业如图表5所示。
从注册产品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口腔耗材产品大多分布在在广东省(978项),位列第一。此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
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已完成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与园区数据库的建设。全国口腔耗材生产企业的在集聚区的分布情况如图表8所示。其中深圳经济技术开发区遥遥领先,已集聚78家生产企业。
目前,3D打印在口腔医学修复领域、正畸领域、种植领域和颌面外科领域的相关设备和耗材产品上正在慢慢地兴起,各大生产企业也在纷纷加码口腔医疗器械数字化领域。
例如在口腔修复模型,是用口腔扫描仪或其他3D扫描仪得到的牙齿数据所打印的修复模型以及牙龈模型,将术前虚拟设计的种植体方案精确转移至患者口内的个性化手术辅助工具。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在手术中精确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角度甚至深度,辅助医生的种植体植入,使最终的种植修复与术前的理想设计的具体方案实现统一,大大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治疗时间。
种植体是种植牙手术最主要的成本,获批企业数十家,但外资企业在国内占有 90%份额;同时在修复材料方面,主要有口腔修复膜和骨粉,瑞士盖氏占70%左右份额,因此在义齿外的其他口腔高值耗材领域进口替代的空间非常大。
口腔行业市场容量大、市场增速快、医患比低的行业总体格局并未改变,虽受疫情影响按下暂停键,但疫情结束后将会率先缓慢复苏,口腔耗材产业仍是普通大众的“医疗刚需”。